皓元医药: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115%
8月28日,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元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24.20%;其中,境外收入达5.6亿元,同比增长39.78%。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15.55%;
8月28日,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元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24.20%;其中,境外收入达5.6亿元,同比增长39.78%。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15.55%;
Heck反应机理氧化加成(oxidative addition): R1X (R1为烯基或芳基,X=I > TfO > Br >> Cl)与Pd 0L n的加成,形成二价钯配合物中间体迁移插入 (migratory-insertion):烯键插入Pd-R1键的
偶联药物通过将与靶蛋白结合的配体与功能性载荷连接,实现向特定组织或细胞精准递送载荷的效果。据统计,2024年全球启动了284项抗体偶联药物(ADC)临床试验,比2023年增加了100多项,围绕ADC分子设计的前沿研究也在持续深入;同时,多种新兴偶联技术也在不断
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是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传统治疗方案,但存在毒副作用大、疗效持续时间短、易耐药等问题。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因其独特的靶向机制,在晚期的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显示出高效低毒的优势,同时在可根治性切除的肌
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拥有独特治疗价值的抗体偶联药物 (ADC) 成为热门竞逐赛道。药物研发高潮被掀起,重磅交易频频发生。中国已成为ADC开发的领跑者,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突出地位。近年来,中国一直是ADC对外授权交易的主要授权国,2023年1-5月期间,交易数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是一类通过连接子(Linker)连接单抗和细胞毒性药物(Payload)的药物,结合了抗体的靶向能力和毒性小分子的杀伤能力来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从药物的组成和相关技术特点来看,ADC药物
碘盐参与的 Heck 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用水作溶剂反应较快,适用于一些惧怕激烈反应条件的底物。对于二芳基碘盐的 Heck 反应,一般常温下得到一取代的产物,回流条件下得到二取代产物。
精准治疗,是历代药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ADC(抗体偶联药物)是精准疗法的典范。2024年,多款ADC药物在国内外市场获批上市,标志着这一疗法迎来爆发式发展期。本期咱们聊聊“RNA 界的ADC”,即Ab-tLNP,解析这一新兴平台如何将抗体靶向优势与 LNP
Chan Lam 偶联反应因其温和条件与良好官能团耐受性,在 C–N 键构建方面极具吸引力。然而,其对 C(sp3)–N 键的不对映选择性构建一直未有广泛可用的通用方法。尤其是利用烷基硼酸脂进行不对称催化尚缺乏系统的机理框架与方法学发展。于此方面,科罗拉多州立
为破解当前ADC领域面临的技术壁垒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加快“自主可控”与“开放共生”并行,8月1日,“破界·创新”ADC研发到生产全链条生态沙龙在上海张江圆满举办。
上海2025年8月8日/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2268.HK)今日欣然宣布其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MSCI China All Share Index),彰显了全球资本市场对公
格隆汇8月7日丨复宏汉霖(02696.HK)公告,近日,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HLX43")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开展用于治疗胸腺癌(TC)的1期临床试验,可继续推进后续临床相关工作。公司拟于条件具备后于澳大利亚、日本、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皓元医药作为国内ADC Payload-Linker研究的先行者,凭借在ADC领域多年的深耕和积累,公司较早构建了ADC Payload-Linker CDMO一体化服务平台,并提前布局大分子服务能力持续强化ADC业务壁垒。重庆
公告介绍,公司CDMO项目管线日益丰富,已经形成了可持续的临床前/临床Ⅰ、II、III期的漏斗型项目结构。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承接的项目中,已上市项目38个,III期临床项目90个,Ⅰ期和II 期临床试验的有1086个,项目涵盖抗肿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枢神经
无锡2025年8月5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2268.HK)位于无锡基地的第三个偶联制剂生产车间DP3,已于7月底成功完成GMP放行,标志着公司制剂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和业务持续
针对免疫治疗进展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研究仍然有限。BL-B01D1是一款首创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物,由靶向EGFR和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可裂解的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Ed-04)有效载荷偶联而成。本文介绍了BL-B01D1在一项针对
Zanzalintinib的代号为XL092,是一款建立在卡博替尼靶谱基础上的新一代口服靶向药,具有多个靶点。最近的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表明,XL092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既往接受治疗的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晚期肠癌中,相比对照组瑞戈非尼显著改善了总
随着精准医疗需求的提升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抗体偶联药物(ADC)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最具突破性的治疗方式之一,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统计,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增长至6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成为肿瘤治疗领域增长最
自从1998年首次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以来,寡核苷酸疗法逐渐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模式。目前已有超过20款药物获得FDA批准,其中10款疗法在近5年获批,体现了这一领域显著的增长趋势。为满足行业持续增长的研发需求,药明康德旗下WuXi TIDES寡核苷酸平台为寡核
今天(6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宜联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YL201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据